立冬始,冬季至
时间:2023-11-07 16:05 来源: 发布人:qihuangAamin 浏览:
上工治未病,不治已病,此之谓也”——《黄帝内经》
“治”,为治理管理的意思。“治未病”即采取相应的措施,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。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: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。
立冬始,冬季至。立,建始也;冬,终也,万物收藏也。立冬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,意味着风雨、干湿、光照、气温等,处于转折点上,开始从秋季向冬季气候过渡。冬天季节,阳退阴生,生气闭蓄,万物开始收藏。立冬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,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,由于地表贮存的热量还有一定的能量,所以一般初冬(孟冬)时期气温虽逐渐下降,但还不是很冷;随着时间推移,强冷空气南下频繁,天气越来越冷。所谓“秋收冬藏”,万物在冬季闭藏,冬季是享受丰收、休养生息的季节。人感天地气机变化,机体阳气亦渐敛藏于肾水之中,故冬日养生当重视阳气的敛藏。
因此,《内经》云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。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已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肾,春为痿厥,奉生者少。”,因此:
1.立冬起居宜早睡晚起
冬季起居养生以敛阳养阴为根本,“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”。在寒冷的冬季,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生理机能。早睡晚起能保证充足的睡眠,有利于阳气潜藏、阴精蓄积。
2.防寒保暖
立冬时节,气温下降迅速,寒邪侵袭人体容易造成瘀血血栓,形成肺栓塞、心梗、脑梗等危及生命。此时,最好的养护办法就是防寒保暖。除了要根据天气变化调整日常着装外,醒来时不要立刻离开被褥,应在被褥中活动身体,尤其是室温较低时;洗脸、刷牙要用温水;夜间如厕时应穿着暖和;外出时戴手套、帽子、围巾,面部和手受寒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,加快心跳或冠状动脉痉挛。晨练不宜过早。洗澡时可先用浴霸等设备让浴室充满热气,待温度上升后再洗。
保暖最重要的就是保护好后背、肚子、头部和关节。后背膀胱经,人体抵御寒邪的第一道防线就是足太阳膀胱经,北方的火炕、南方对着火塘烤后背、在阳光房晒后背,都是温煦膀胱经的好方法,直到全身发热,打出几个喷嚏来,达到驱寒的目的。
另外,“颠高之上、唯风可到”,因此要避免寒风直吹头部,引起头痛。冬天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,充分保暖、保护关节,以免关节疼痛。
3.宜多温热、少寒凉,多汤粥、滋阴润燥
立冬后进补要给肠胃一个循序渐进的适应过程,所以要做好引补。比如食用性质温和的花生红枣汤、生姜炖牛肉等。此外,冬季喝热粥也是养生的好选择。小麦粥可以养心除烦,芝麻粥可以益精养阴,萝卜粥可以消食化痰,茯苓粥可以健脾养胃。
多温热少寒凉。天冷的时候,适量增加蛋白质、脂肪以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入,对抵御低温很有好处。如多吃一些糯米、栗子、大枣、南瓜、牛肉、羊肉等温热性质的食物。
立冬过后天气转冷,空气湿度小并常伴有大风天气,会引起皮肤干燥瘙痒、粗糙脱屑,甚至皲裂。此时当注意滋阴润燥,饮食上应多喝水、多熬汤羹、多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,如瘦肉、动物肝脏、胡萝卜、豆制品、所有黄色蔬菜和水果。在进补方面,大家需根据地域及个体体质差异选择食物,不宜肆意进补。此外,由于天冷,不少人减少了户外活动,因此,在三餐搭配上,应在早餐时吃饱、吃好;晚上适当进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,但不宜过量。
4.轻缓运动为宜
立冬后运动时间应在早晨待阳光出现以后,晚饭后不宜外出进行激烈运动。宜根据个人身体情况选择轻缓的运动,如传统功法八段锦、五禽戏、太极拳、散步等,以微汗为度。若患心脑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者,禁止剧烈运动,且要避免寒冷的刺激,以免意外。
5.调畅情志
冬“藏”即神藏于内,养生避病应力求精神安宁,遇事节怒,宠辱不惊。冬季万物凋零,且光照时间短,容易让人出现情绪低落或抑郁,可适当晒晒太阳,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,或者与友人倾诉,可以消除烦闷和低落的情绪。切忌情绪激动,出现争吵,生气动怒容易肝气郁结,对心脏有明显的负面影响,尤其有心脑血管疾病者要注意保持情绪平和,可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令身心愉悦的运动。